正念笔记:当下的力量——心的感受
这是一次向内的旅程,尝试安于此处感受自己的想法和行为,体会到的是从评判中出离的从容。认真体验就会发现,上一刻与下一刻并没有真正的关联,一切都是全新的展现和广阔。有幸接触到一心正念这次的公益课程,整理了一些笔记和心得。
讲座笔记 一、呼吸的练习
将注意力带回到身体的感觉上。
呼吸是安定身心的一个锚点。冥想是沟通科学与古老智慧的桥梁。带给我们身心很大的帮助。
冥想前面可以加很多前缀,呼吸冥想,行走冥想,慈心冥想,感恩冥想,宽恕冥想等等,正念冥想是其中的一个部分。
二、觉知三角(划重点啦)
有个非常好用的工具,叫做觉知三角。在情绪非常不好的情况下,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将自己稳住。
1)身体感受
通常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,最直接的,此时此刻身体感觉如何,有没有紧绷感?有没有酸?有没有痛?或者胃部不舒服?或者胸闷?头痛?特别是当你经历一些没有准备的时候,会造成一些恐慌,身体会有一些明显的强烈的反应。
2)想法
当有些事情发生时,头脑里突然冒出来,哎,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对我?这个人怎么这样说?不管发生什么事情,都可以留意到头脑中的想法是什么。
3)情绪
就是有些事情发生了,可能和领导,家人之间有了冲突,就会感受到一些情绪冒出来了,就可以去觉察,哎,此刻我的情绪是什么呢?难过?愤怒?焦虑?平静?等等等等。
这是三个主要的觉知对象。那我们觉察到这三个之后,如何安定呢?可以经由呼吸,一次又一次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。不管有多少的想法念头,都可以回到呼吸上。
除了这三个主要的对象,当然还有其它的,它的背景可以很大很大。随着练习的深化,可以觉察到越来越细微的东西,比如人际之间的互动,产生的能量或者磁场,都可以感觉得到,敏锐度会越来越强。
三、心的两种模式
1) 自动反应模式
大部分时间心都是处在行动模式当中,需要去做很多的事情,可以感受一下,身在这里,但是心不一定在这里。或者就可以感受一下,此时此刻,你可能还会被一些事情打扰到,可能有人进来找你,可能有电话找你,那么你的心可能就要分出去,留意谁打电话谁找你,等等等。心有时总是处在跳跃当中。
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,通常习惯性的或者自动化的模式是什么样呢?第一个就是战斗状态,跟他进行战斗,我要把他消灭掉,我要把他打败,如果没有办法打败他的话,就开始逃跑,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,或者遇到一些紧急情况,就僵住了,没办法动弹了,这个叫做3F:Fight, Flight,Freeze。
2)存在模式
还有另外的一个模式叫做存在模式,存在模式就是身在心在。有时我们的身心不在同一个地方,有时身心是合在一起的,能够全心全意地聆听,身在心在。这样的话,学习的效率能够更高一些。如果思想开小差,分心走神做一些小动作,可能就没办法吸收老师教导的知识方法等。
我们通过正念练习,培养一种身在心在的能力,它是三个部分。
一种是同在。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中,工作中,生活中,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,心是不是和我们所做的或者我们手同时进行的?这是同在,无论事情是大还是小。
一种是临在。我的整个人的状态,头脑是清晰的,动作是清晰的,流畅的,我知道我在做什么。
一种是具身体现。也叫知行合一,我头脑里想的和所做的是同一件事情。经常会留意到,我们头脑里想的和我们说的不一致。有的时候想的太快,或者是嘴巴太快,没有跟上速度,非常清楚我们要讲什么,我们要说什么,我们要表达什么观点,当你有觉察的话,或者有正念的话,你就非常清晰的流畅的去表达,并且是身心一致。
这是心的两种模式,我们经常在两种模式之间相互跳来跳去,并不是说哪一种模式比另一种模式更好,我们要知道,我们在过去处理危机,处理挑战的时候,通常是以行动模式为主的,这个是为了我们的生存,为了我们的安全,我们需要去跟外界的危险去对抗,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方式应用到我们处理情绪上的话,可能就不太合适,处理情绪和内在体验的话,选择存在模式,可能会更有帮助。
很简单,如果我们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情绪的话,我们是不是创造一个空间,能够和这个情绪同在呢?无论是愤怒,悲伤,焦虑,恐惧。
当我们慢慢靠近它的时候,它就没那么害怕了,也就不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了。甚至可以给这个情绪贴个小标签(不是评判那种标签),噢,情绪你又来啦,焦虑你又来啦,悲伤你又来啦,抑郁你又来啦。
你并不需要对它做什么,看着它,它会自然升起,也会自然消失,所以它是流动的,变化的。
四、回到当下的方法
正念是回到当下的方法,就是我们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,安住在当下。现在人不停被各种信息刺激着,很容易分心走神,没办法专注。不仅仅是成年人,包括青少年,小朋友也是如此。
1)静态的方式
找到一个平静,找到内在的平静。尽管外面声音很嘈杂,我们依然能发现内在的平静。
2)动态的方式
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。
平静在哪里呢?不在未来,只在当下,平静就在此时此刻,就在你忙碌的头脑当下,就在你当前身心分裂的状态之下,就在你可能觉得筋疲力尽的状态之下,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它,它就在那里,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神奇的东西,我要把手头的东西停下,要去另外一个地方,我就可以找到它了,不是这样,平静无处不在,当你的心沉下来的时候,你就发现它了,而且你不需要任何的努力,也不需要任何用力,使劲。
比如老师去上课,小朋友们都在吵闹。在嘈杂中,怎么让他们安静下来?除了大声制止,还有另外的方式,可以想象,用眼光扫描一下,然后轻轻地把食指放在嘴唇边上,不需要发声,甚至都不用发出嘘的声音,不需要说话。
这是一个神奇的力量,当你能够这样做的时候,会发现整个教室有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慢慢的,静静的,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安静下来了。
现在安静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,或者说每个人必备的力量,头脑里的杂音已经太多了,不仅是外在的,头脑里的杂音也在侵扰着我们。让人们迷失找不到方向,如果能安静下来的话,就会清楚的知道到底该怎么做。
比如开会之前,先让大家静默几分钟,不要着急说话,这是一个缓冲的空间,在这个空间里,慢慢的很多东西就可以沉淀下来,头脑沉淀下来,心也可以沉淀下来。短暂的几分钟的静心,可以提升小朋友的学习的效率,也可以提升会议沟通的效率。它可以运用在任何层面。甚至在吃饭前也可以做个简短的暂停,留白。人生需要留白,不需要每分每秒都塞得满满的,塞满了各种信息。
心越忙碌,就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。平静下来,才能真正聆听内心的声音。静下来就很简单,问问自己:我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?每天花一点时间问自己,或许会变得清晰一些。或者问,我为什么如此焦虑?为什么不安?
当把这些问题问出来的时候,就有一种能力穿透这个问题,沉下去,答案就在这个问题下面或边上,你并不需要别人告诉你。
“八风不动的故事”
(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八风是什么)
我们很容易在八风中迷失,别人骂我也好,说我也好,就让它们通过就行了,我们是个渠道,它通过这里,消失就行了。把它是当成针对你的话,问题就来了,不开心啊,很辛苦的,总认为这个人跟你过不去。
我们如果能够把注意锚定在自己身上,稳住了这一颗心,自然能够轻松自在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跌宕起伏,悲欢离合,酸甜苦辣。生活是应该有各种滋味的,不可能永远只有一种味道,如果只有一种味道,很难想象。
同样的,如何在风暴中获得平衡?高层的建筑顶上都有个阻尼球,当有台风的时候,可以调节控制,它的动不是漫无目的的动,而是跟着调频,重心一直向下坠,下坠的重力可以保护高层建筑不致在台风中有危险。
同样我们遇到巨大的情绪风暴的时候,内心的往下的下坠的能力有多强。如果不强,就被带跑了。如果足够强大,虽然会有些小小的反应,不会让自己淹没掉,不会让自己手足无措。
所以我们通过这些训练,锁定在锚点上,或者锁定在双脚上,或者锁定在呼吸上,你就可以有个锚点,锚点可以让你往下沉。在头脑方面可能有很多的风浪,风暴,但是没有关系,这就是我们的体验,我们可以经由这个锚点牢牢地把我们往下定住,还是很安全的。
经历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关键我们如何应对这个情绪,带着一个什么样的态度,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回应它。方法很关键,而不是情绪。
情绪本身没有对错,来来去去。但是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,怎么样更好地回应它,去拥抱它,跟它建立一种不一样的关系。当关系改变时,整个人就改变了。
到最后你会发现,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一种生活的艺术。觉知可以培养三种能力,一个是专注,专注于自己的目标,正在做的事情上;一个是放松,身体放松,心灵也要放松;一个是找到平衡,忙碌的时候也要找到一些空白的时间。也不能过于懒散,在懒散时也找到一些动力,让自己精进。类似一个跷跷板一样,让两边平衡一致。
五、问题答疑
问题1:我想问实践方面的问题,比如我害怕当众说话,工作群里一有开会的通知,我就情绪紧张,马上胸口心脏那个区域就发紧,心跳加速,这种体验很难受,我如何通过当下的想法让情绪不那么大波动,进而身体不再有这种体验?
这些反应其实是很正常的,可以留意到在这些反应出现的时候,有意识地将关注情绪的觉察转移到呼吸,就是你先不用去管那些信息,那些通知等,就有意识的先让自己安定下来,当你内心安定下来之后,再去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去看那些信息,阅读那些信息,也会留意哪些信息还会引发强烈的身体感受或者情绪,哪些信息不那么明显了,淡化了,通过这样一个观察,当成一个实验。
正念练习是一个实验,我们看到跟任何事情之间,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,什么样的反应。然后怎么样去创造一个空间,让自己停下来,我在这边,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我也不卷入其中。在这个空间里面,我们就慢慢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回应它,如果还没有能力去处理它,可以停下来,等一等,不用着急,越着急越乱。
问题2:请问一行禅师说当下就能安静是什么意思?从头脑里走出来回到身体上就是安静吗?正念就是这个意思吗?
一行禅师说的当下的安静什么意思,就是你不需要一直停留在头脑层面,想东想西,越想越乱,那么你能够跟身体产生连接,跟呼吸产生连接,事实上你就稳稳地在这个地方了。
当然身体和呼吸相对而言,它还是处在一个表层,更细微的是觉察到念头,想法,思绪,初学者不太容易观察到这些,就可以通过身体,通过呼吸将自己稳定下来,稳定之后你的觉察力会更加敏锐,才能留意到更多的细节。
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,情绪也好,想法也好,念头也好,这是我们的注意力还没有那么强,忽略掉了。
问题3:对于病痛怎么办?
身体的病痛一方面需要通过药物的治疗,有些疼痛可能药物也没有办法解决,那我们就培养一种跟疼痛的关系,不要把疼痛当成一种敌人,虽然身体上的疼痛不可避免,但是心理上的痛苦是可以有选择的。疼痛不可避免,痛苦是可以选择的。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回应它,想跟它PK,把它干掉的时候,我们发现干不掉,会很痛苦。
但是我们采取另外的方式,去接纳它,哦,疼痛就在这里,我知道了。我允许它就在这里。你可能会在这个地方一会儿,或者很长时间,没有关系。我给你时间给你空间,你自己怎么样变化,我没有办法控制你,也没办法赶你走,那我就允许你在这个地方。
六、落实在生活中
怎样在日常生活中,找到练习的空间,就是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,把正念或者觉知带入到那些细碎的时刻,实际上有很多机会的,有很多的空隙。
比如泡茶的时候,去哪里的时候,就可以采用正念行走的姿态,把注意力放到脚底板。比如刷牙时,从左边刷还是右边?接触到牙膏的泡泡。洗脸时,水的温度是凉的还是热的,毛巾和脸的触感。洗澡时,享受水流经过身体。这些都可以当成是正念的练习。
也可以抽出五至十分钟的时间,练习静坐也好,动态的瑜珈也好,行走也好,就是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习惯,象吃饭,喝水一样平常。日常生活都可以带着觉知,会发现当你带着觉知的时候,你所感受到的这一些体验会越来越鲜活,越来越饱满,越来越丰盈。事实上生活还是一样的,但是本质上它又不一样的。你清楚你在做什么,你清楚知道你体验到了什么,而之前我们没有体验到,我们错过了很多东西。
有些问题,我们可以带着好奇,不需要立刻找到答案。带着问题前行,带着问题继续生活。
学习心得 感恩由一心正念提供的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!感谢仁虚法师!听完讲座有很大的收获,以及很多的体会和感悟。
1、做一个把心平静的练习
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,脑中浮现的是过去一个烦心的场景,然后觉察到胃开始紧绷,随着关注呼吸,这个紧绷开始慢慢变得柔软。
在紧绷释放的过程中,明白了,那个紧张和对抗的能量其实一直卡在身体里,没有被释放。这么多年,它都很辛苦地在那里,等着被看到。
然而也没有觉得太晚,一切发生都正好,人需要再次成长,需要更多一点的空间,然后才能敞开。
敞开就是受教,释放尔后释然。
2、身体伸展平衡练习
在做身体伸展平衡练习的时候,明白这个动作只是“假借(载体)”,完全可以用另外的动作代替,重要的是呼吸回到行动中来。
呼吸跟随行动,念头自然也回到身体的行动上,不需要思考,行住坐卧动静语默都在展现一种完全不同的韵律,舒展,放松,轻盈。
回到思考,韵律就消失。放下思考,韵律就显现。
3、观呼吸,留意身体感受
一直以为沟通是靠话语和念头实现的,忽然发现,念头恰恰是沟通的障碍。
念头正让我们错过当下的自己,又怎会抵达他人?
观呼吸,回到身体感受。生命,就是它自己的目标,除此之外,无须另外的答案。
4、一个空间
安静下来,是来到一个空间。可以去和情绪打招呼,审视情绪,了解情绪,和情绪相处。
当情绪生起时,身心发生了什么?有哪些念头出现?
如果把自己当成读者,去读这些情绪,就会发现,任何情绪都不属于你。不是我的愤怒;不是我的悲伤;不是我的快乐。也不是我很愤怒;我很悲伤;我很快乐。
你是主人,情绪只是过客。
5、一个渠道
生活不是已知的东西,生活是一个惊奇和冒险。
而身心就是惊险剧上演的幕布,八风从中通过,你仍然可以轻松自在地吃着瓜子花生喝着汽水,观赏这场跌宕起伏的表演。
文:来自孩子在林间—茶香茗苦
图:来自网络(侵删)
转载自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71508088?utm_id=0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